有没有变化,都在进步...
有没有变化,都在进步... 聪儿出生于2004年7月12日,今天已经5岁13天 贝儿出生于2005年12月1日,今天已经3岁7个月24天 |
爬杆、爬树,是聪儿最近,很喜欢做的一些个事情...
可能是玩得累了,下午快六时了,聪儿还没有来爷爷这里,‘怎么回事’?
爷爷眼见贝儿妈妈带了贝儿来,但贝儿的精神非常地不好,扒在她妈的肩头上不下来,可能是这几天生病,身体没有恢复吧...
“贝儿,我们去找聪聪姐姐,看她在家里干什么?然后呢,再去湖边,那里可凉快了。”爷爷想诱使贝儿从她妈妈的身上下来。
‘黏’在贝妈身上不下来的贝儿,听爷爷如此说,下来了,要爷爷带她去找聪聪姐,牵着爷爷的手出了院子的门。
“爷爷,贝贝病了,是不是可以抱一下呀?”贝儿想爷爷抱,理由也充分。
“贝儿高烧几天,腿子没有劲,爷爷知道的,来,爷爷抱你。”
将贝儿扛到肩上,贝儿说:“等贝贝的病好了,就不要爷爷背我的。”
“是,我们的贝儿最懂道理了。”孩子乖巧,就要鼓励她。
“爷爷,等我长大了,赚了钱后,给爷爷买很多的‘白云边’(酒)喝、买好多好多的黄鹤楼(烟)抽。”...
骑在爷爷肩膀上的贝儿,是不是被‘感动’了,于是说出了这‘好多感激’的话儿来。
“是吗?爷爷先谢谢贝儿了。”...
到了聪儿的家。
“我六点20分才起来。”见爷爷和贝儿来,聪儿憨笑的对爷爷说。
下楼,贝儿要去湖边(刚才承诺的事,孩子都是记得的。)
爷爷顿了一下,倒是聪儿爸爸拐弯了:“马上要吃饭了,你们去操扬玩一下吧。”...
贝儿去玩沙,聪儿则去爬杆什么的。
倒是爷爷和聪儿爸爸落得个清闲,在操场上转悠。
聪儿的大、小运动平衡都还不错,现在呢,一般不用大人保护,就可以自个儿单独的玩体育器械了(仅仅是停留在爬上爬下上。)
2米高度的单杠,从立杆上爬上去,抓住横杠,‘吊’一下,再跳下来,这已经是常玩的游戏了。
“爷爷,你看我。”聪儿叫爷爷了,一看,聪儿双腿利用摩擦阻力,夹紧在立杆上,双手张开,一付‘张扬和表现’的样子...
“啊,玩法变化了呢,聪儿进步了...”爷爷给了聪儿‘表扬’,以满足聪儿的虚荣心。
1.5米高的双杠,也是从立杆上攀爬,坐上去,再下来,寻求某种剌激...
孩子就是孩子,喜欢猎奇、寻求剌激,是幼儿成长的特点,重复也好,变化也罢,都是孩子的学习,变化了,当然是进步,就是没有变化,孩子仍在进步着,因为心理的变化是隐性的,自信的积聚,必会带来外在的,显现的一个新的、较为明显的变化了...
聪儿的第三张照片,就说明了这些事。
攀爬双杠 |
双手爬,脚儿蹬 |
她爬上去了... |
2009.07.26
发布于2009年07月31日 09:26 | 评论数(26) 阅读数(2573) 记
初习字,姿势更重要
![]() |
初习字,姿势更重要 聪儿出生于2004年7月12日,今天已经5岁另13天! |
聪儿喜欢上笔盒、铅笔、橡皮之类,想必是喜欢上写字的游戏儿了...
对于聪儿的读书写字,爷爷同家人向来是引导其积极性,不强迫她去做什么,当她有某方面的积极性时,我们又去推动她、鼓励她、支持她、规范她。
聪儿来爷爷这里时,这次没有带故事机,却带来了一个本子和文具盒。
“聪儿,这是什么呀?”
“这是文具盒呀?爷爷不知道吗?”这小妞,好厉害的嘴,看来,爷爷的说话,要多经脑子想想了。
“你想做什么?”
“我想写数字,从1写到15,这一页有15行的。”
“那好吧?”聪儿就在家里写着,但爷爷感觉到光线不好,于是劝聪儿到大树底下,又凉快,又亮堂。
爷爷搬着小桌子,聪儿担着椅子,来到了院子的大树下。
聪爸,从聪儿的握笔、坐姿,给予纠正和督促,当聪儿正确时,不予理睬,不要在那儿总是个唠叨个没完,否则,小儿会没有了‘写’的兴致...
爷爷:“我的铅笔芯断了,我回来修一下。”原来聪儿只带去了本子和铅笔及橡皮。
“你修吧。”
“绞笔刀呢?”
“这可是你的东西,怎么问起爷爷来了?”
聪儿在家里耐心地找着,“找到了,它‘藏’在这里呢。”边绞着铅笔,边同爷爷谈天。
“爷爷,铅笔芯,为什么要放在木头里面?”
“为了你们的小手好捏嘛。”
“为什么我修铅笔时,里面的铅笔芯还没有‘尖’,就断了呢?”
“啊,这是你修少了,不得法,做多了,就会掌握窍门了。”
“啊...我出去写字哈,还有两行没有写完呢。”...
“爷爷,给我打分哈。”
“为什么不要爸爸打、要爷爷打分呢?”
“爷爷不是老师吗?”...
“字儿写得不错的,工整,认真!今天呢,爷爷给你满分;姿势呢,写字的更要注意,爷爷扣掉五分,不然会变成‘铁拐李’了...”
“我才不想变成‘铁拐李’呢!”咚、咚、咚,聪儿欢快地跑跳了出去,肯定又是拉着她爸玩什么新游戏罗......
2009.07.26
爷爷的话:
麒麟妈妈的置疑非学好,使爷爷想到此文可能引起‘负面效应’。
爷爷只想到聪儿现在情况,而没有考虑到更多‘急’于让孩子习字时,轻易‘模仿’后的严重后果...
孩子幼小,手部肌肉发育,有自身的成长规律和年龄上的一般要求的,而孩子一但‘开始学写字’,握笔的姿势必须正确,坐姿必须正确,否则养成不良习惯,再来纠正,就更难了,这是爷爷行此文的目的...
但是,如果孩子太小了,因手腕的发育、大小及力度,活动灵敏度还不能满足写字的要求时,写字,就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还因为可能孩子因很难达到要求,而失去写的兴趣,会‘埋没’孩子书写天性。!!!
而幼儿,是非常喜欢‘随意’地涂写,‘随意’地画画的,我们称其为涂鸦。由此可见,孩子本身就有一种想写字、想画字的愿望,成人只要提供其一些材料,孩子就可以进行一系列近似于‘书写’的游戏,而孩子在随意的涂写中,却得到了书写能力的发展,潜能得到了开发,也得到了书写的乐...
爷爷给聪儿写了近九百篇成长日记,直致聪儿五岁,才有聪儿握笔写字的文字和图片,这说明爷爷对于聪儿的所谓‘写’,是在顺其自然,且充分考虑聪儿的感受、要求和兴趣,才有今天的这篇成长日记、聪儿才算‘捉笔习字’...
爷爷呢,仍‘当成聪儿游戏’,除‘姿势和握笔’强调,其余,一概不作要求,不然,聪儿可能会‘不玩这写字的游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