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高三生心路里程之看见孩子 (十三)
今天是2021年2月3日 艺儿18岁1个月6天
在聆听今天的早答疑时,课程中老师举了一个不堪重负的例子,情景演示是让爸爸把妈妈背起来,这是妈妈的愿望,爸爸背着妈妈的期望往前行走。走着走着因为妈妈太重,慢慢地爸爸扛不动了,但是所有的希望、幸福快乐都在爸爸的身上,不能放下,坚持着坚持着,最终这一背背出了眼泪、心酸、理解 。一想到情景中爸爸走不动的场景时,我再也难抑内心的悲痛,泪目了,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堪重负被压弯了腰的儿子,他背负着父母的期待、父母的幸福、父母的快乐……气喘吁吁,步履维艰,脸上露出痛苦无奈的表情,身边没有一个人鼓励他、同情他,也没有人帮助他,反而认为他是故意不担负自己的责任,不好好学习。这一路走来,孩子很累,他不是不想往前走,其实是扛不动了,因为父母一直趴在孩子的身上。让他来建构我们的人生。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能力透过孩子的表面行为,看到孩子内心真实的需要,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的快乐幸福从哪里来?是不是孩子成绩不好,我们就没有快乐的理由了?我们就没有幸福的机会了?
回看一下自己,原来看到孩子行为中,不符合我期望的地方,就会生气、焦虑,虽然也觉得这样肯定不对,但是错在哪里,怎么做才对却不知道。学习后知道一点,“如果孩子……不好,我就不快乐,不幸福。”这样的逻辑是不成立的,我的幸福应该自己创造,而不是让自己趴在孩子的背上,让孩子除了担负自己的责任,还为父母的快乐负责任,一个稚嫩的肩膀怎能负担这么多?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有我们的幸福,他有他的幸福,我们有我们的人生价值,他有他的自我价值,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协助,但是不能捆绑在一起。
课程中说到的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也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三十多年前看电影的当下心情,那一刻的热泪盈眶只是因为剧情,并没有想太多。彼时再回顾电影时,深切的感受到别人永远代替不了父母对孩子的爱,而且他们永远都会选择相信自己的父母,孩子出现任何问题,每个行为都是善意的提醒。当父母无法透过表象看到孩子,在他表现不可爱的时候,很难做到无条件的爱。所以父母需要不断学习成长,提升自己爱的能力,每天乐观积极,为自己的幸福快乐担起责任,活出个样子给孩子看。坚信孩子是一棵麦苗,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也坚信孩子是一棵参天大树,相信他的生长能力!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给足孩子阳光、雨露和爱,让他的生命向外延展!
发布于2021年02月03日 17:05 | 评论数(0) 阅读数(100)
评论
暂无评论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