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有这几种表现,那可能是语言发育迟缓了,快来看你家孩子中招了吗?
有些孩子快3岁了,只会发简单的音节,不理解单词,更不能连成句子”;“不说话,词汇很贫乏,也很难理解别人的意思”;“不会用语言表达,想要什么东西就哭闹……”凡遇到这样的孩子,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肯定非常着急,担心孩子是不是患有自闭症了,先别着急下定论,孩子很可能是语言迟缓了,那么孩子语言迟缓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呢?
一、语言发展起步晚:一般正常的宝宝在一岁左右就可以叫爸爸妈妈了,而且吐字比较清楚,但是语言发育迟缓的宝宝,要比同龄儿童落后许多。
二、语义理解差:很难记住新的词语,在两岁的时候还学不会50个词语;学会一个新的词语,后面看到什么都会认知为,比如“糖”,以后看到哪种东西都会说“糖”;对于比喻或象征性语言,只能按字面意义理解,或是错误地使用。如:天空那朵云像只小兔子,会认为那就是小兔子;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困难。他们说很多话没有逻辑性,没有重点,说一堆话很散乱,有时候会来回重复。
三、语法分析错误:孩子语言发育迟是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在说话时往往会省略一些词语,有时候说不清楚,词序颠倒,说的话不完整,过于简单,或是重复说有一句话,无法与正常人进行沟通。
四、发音不准、吐字不清等表现:一些孩子患有语言迟缓通常说话不清楚,发音不标准,通常只能用手势来进行表达交流。
对于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家长千万别大意认为孩子慢慢长大就好了,那么,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阅读能力比正常孩子要低,也是因为无法正常阅读,所以很难对文章进行理解,让孩子的理解能力下降了很多,学习成绩也就跟不上了。
语言发育迟缓的小孩子,很难和同龄人正常沟通,导致他们交不到朋友,慢慢的孩子会因为沟通困难,而不愿意主动学习和沟通,久而久之,这些问题孩子很容易陷入自闭的状态,而不愿与他人主动接触。
由于儿童语言交流困难,孩子经常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同样儿童学习语言发育迟缓经常伴随着系统失调,很有可能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
家长发现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症状,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改善,避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发布于2021年01月14日 14:28 | 评论数(0) 阅读数(53) 我的文章
孩子的咀嚼能力影响语言发育,聪明的家长都这么做
孩子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无时不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当孩子学会走路时,家长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当孩子会叫爸爸妈妈时,父母更是欣喜若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天使,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孩子却迟迟不会说话,这可愁坏了家长。
既然知道了咀嚼能力差的危害,那么家长到底该怎样做才能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呢?聪明的家长都在这样做:
首先,按照宝宝目前已经接受的辅食性状,把食物分为三个区:
1、安全区
安全区就是宝宝最熟悉的食物,不管是味道还是性状,都已经接受的很好的食物,主要目的是为了不让宝宝排斥、抗拒。
2、锻炼区
与安全食物类似,但是性状的能力略微加大,比如安全区如果是稠糊转,那么锻炼区就是细小颗粒物。能在宝宝的接受范围之内,起到锻炼的作用,但是不会太难。
3、困难区
比锻炼区的食物更加粗糙,食物性状多为粗颗粒状、条状、片状等等。
那么每个年龄段该怎么锻炼呢?
4-6个月:尝试从母乳过渡到泥糊状辅食
8-9个月:锻炼咀嚼能力的黄金时期,能粗则粗,比如带颗粒的土豆泥、肉泥、胡萝卜泥等等。
10-12个月:咀嚼能力快速发展期,例如煮熟的大块胡萝卜,鸡蛋饼、意面、小混沌等等。
1岁以后:开始适应成人的饮食状态,让孩子逐渐融入到家庭饮食当中。
如果你家的宝宝咀嚼能力已经落后,家长不要过度紧张,从现在重视起来,多一点耐心,一步一步慢慢来,孩子总会好起来的。
发布于2021年01月08日 11:36 | 评论数(0) 阅读数(47) 我的文章
孩子不会说话、教了就忘、记忆力也不好,这三种行为一定要远离
什么是记忆力呢?
顾名思义,所谓的记忆力,就是识记、保持、再认识以及重现客观事物所含内容的能力,说到这里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的记忆力是先天的没法改变,事实上却不是这样,记忆力完全可以通过后天进行培养,家长们只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记忆力的提升就不是问题,智力发育也会远远超过同龄人。
会“偷走”孩子记忆力的3种行为,影响大脑发育,一定要趁早远离。
1.长时间熬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产品的进入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多的孩子晚上熬夜的现象产生,熬夜第二天就会变得反应迟钝、效率低下且记忆力差。这是因为熬夜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孩子脑部神经元细胞得不到休息,使大脑的记忆能力和反应能力开始弱化。
2.爱喝饮料
碳酸饮料、汽水 可乐、雪碧、汽水等甜甜的饮料,大人都喜欢喝,更别说孩子了。这些饮料含有二氧化碳,会刺激孩子的胃黏膜,削弱消化酶的活性,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积食的现象。而且饮料喝多了,让孩子会有饱腹感,食欲下降,孩子营养不良,影响大脑和身体发育。
3.依赖电子产品
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有了越来越多的辅助工具,不再需要我们经常动脑去思考,过度的依赖电脑、手机等会影响我们去开发自己记忆力,运用自己的记忆能力,从而出现记忆力减退。
要想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补充大脑营养
及时补充脑黄金,可以给大脑提供充足的营养,刺激神经突触的生长,促使神经网络更加发达,进而使神经之间的信息传导快速且顺畅。辅吃这种物质可缓解大脑疲劳,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记忆能力。
(2)劳逸结合
每天都要留出一定的放松和休息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躺下来放松肢体,或安枕大睡,往往一觉醒来倦意全消,缓解大脑疲劳,恢复记忆的最佳状态。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或者文娱活动,听音乐、练书法、绘画、散步等缓解脑力和体力的疲劳紧张感。
发布于2021年01月04日 15:47 | 评论数(0) 阅读数(66) 我的文章
宝宝走路不稳语言发育差跌撞方向感差,孩子可能是感统失调!!!应该怎么办?
有些宝宝能走得很好,基本不用人扶就能独立行走,而有些宝宝三岁的时候走路不稳,有的像不倒翁,而且玩游戏时显得笨拙,方向感不好,偶尔不慎摔倒,有些时候还会磕磕绊绊。
其实,细心的父母都会发现,在我们的孩子小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上述情况,但是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好了,但是如果孩子三岁,还有这种情况,那说明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出现了问题!!!
什么是感觉统合能力?感觉统合功能对孩子发展有什么影响?
首先通俗的来说,感觉统合能力主要就是孩子对自己四肢和大脑的协调能力,比如孩子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孩子此时能不能调动自己的感觉去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良好地把这些信息利用起来,使自己快速地适应周围的环境,感统能力好的孩子可能适应的就比较好。
其次感统主要由前庭平衡觉、感觉、知觉等各个重要感觉构成,他们各司其职,对孩子整体的身体协调能力发展,对孩子的信息获取统合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都有很大影响。
孩子感统能力失调,几个小妙招,使不倒翁宝宝瞬间“灵巧稳定起来”
1.“坐”、“玩”大笼球孩子们玩大笼球的时候,都是把球拿着传递或走跑,很少有孩子去坐大笼球。走路不稳感统失调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买几个大笼球当作孩子的椅子,经常去坐,因为球形的缘故,孩子在坐下并且要保持坐稳的过程中,需要调动自己良好的平衡觉,知觉等各方面的能力,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感统失调情况均有显著改善。
2.“走平衡木”家长可以带孩子每天去广场或其它地方走走平衡木,刚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扶着孩子走,随着锻炼,孩子的感统能力提高了,可以让孩子独自走,走平衡木经多位学者研究表明对孩子的感统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有效的。
3.跳格子
家长可以给孩子在房子里地板上画一些格子,让孩子们跳一跳,可以有不同的花样,感统能力失调的孩子常常是跳不稳或者会跳出格子,因此当一开始跳的时候,孩子们可能会跳出去,孩子每天锻炼一段时间,孩子的感统能力可以有很大进步。
作为家长,当我们发现孩子的问题之后,要及时为孩子干预改善,随着孩子自身内部的发展以及锻炼所带来的效果,孩子的感统能力会有非常明显的提高。
发布于2020年12月30日 14:18 | 评论数(0) 阅读数(49) 我的文章
帮助宝宝发展语言,家长该怎么做?
1.让宝宝远离电子产品,多陪宝宝玩
让宝宝远离电子产品,禁止宝宝看电视、看手机、玩IPAD、玩游戏,远离「电子狼」。
每天用15~30分钟时间高质量陪宝宝玩。如果宝宝平时是老人带,爸爸妈妈回家后一定要放下自己的手机,跟宝宝一起玩耍。
在一起玩的同时,最好同宝宝面对面,容易增加互动,比如坐在地上或小桌子旁,这样和宝宝可以对视交流,能很好的观察宝宝,也便于宝宝理解你的语言,模仿你说话。
玩的时候,家长的话要尽量间断,而且重复有效的关键词,句子不要太长,刚开始可以从1~3个字练习,尽量反复使用某些关键字。
比如,宝宝特别喜欢玩泡泡,家长就可以和宝宝玩吹泡泡的游戏,玩的同时可以围绕一个关键词「泡泡」说出很多词,如大泡泡、圆泡泡、好多的泡泡、泡泡飞了、泡泡破了、泡泡没了等。
此外,在说话的内容上,要不断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增加的方法是先重复宝宝会说的内容,然后再加上一些相关的新部分。
比如,小男孩都喜欢玩汽车,家长就可以从车车、红车车、黑车车增加到车车的窗子、宝宝坐车车、爸爸开车车,再逐渐增加到我们开车在马路上、我们开车去兜风等等。
这样围绕宝宝会说的「车车」就衍生出了很多的新词,句子结构也从单个词语→二词句→主谓宾→结构复杂的句子。宝宝的语言能力,也会随之得到锻炼和提高。
2.提高宝宝的理解能力
教宝宝说话的时候,首先提高宝宝的理解力。宝宝的理解力提高了,慢慢自己就会表达了。
比如可以先让宝宝认识他最常用的、平时接触最多的东西,比如奶瓶、小玩具等等,让他能够理解这些东西,然后再扩展到一些家里面的东西。
3.关注宝宝的兴趣,说宝宝感兴趣的东西
比如宝宝在盯着一本书的某一页,家长就可以讲述这页;如果宝宝在注意你正在做的事,家长就可以讲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比如妈妈在做饭的时候,宝宝过来了,就可以告诉他「妈妈在做饭」或者「妈妈在洗苹果」。做什么事的时候可以跟宝宝说,说得越详细越好。
4.不要急着逼宝宝说话,要有耐心
宝宝有时候没有说话,是因为他还没有准备好,家长一定不要急着逼宝宝说话,逼着逼着有些孩子就怕了,一教说话就开始躲避,百般不情愿。
而且,强迫宝宝说话他容易紧张,说话可能出现不流畅,家长也会容易跟着紧张,宝宝一看爸爸妈妈焦虑,就不愿意再说话了,所以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发布于2020年12月28日 11:11 | 评论数(0) 阅读数(35) 我的文章
宝宝说话晚,放着不管会怎样?
有的家长可能觉得,孩子不就是说话慢一点儿、晚一点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等长大就好了。
其实,语言发育障碍对于宝宝的成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宝宝和爸爸妈妈不亲
因为宝宝不会说话,没办法表达自己,所以变得喜欢自己玩自己的,不愿意搭理别人,不喜欢别人抱他、逗他、陪他玩。
而父母也容易就成为宝宝的「生活工具」,而不是情感依恋的对象。而且,对于亲人和生人之间的反应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2.对社交、人际关系淡漠、没兴趣
因为宝宝不会表达自己,很少主动找其他小朋友玩耍,宝宝也会尽量去避免说话,很少主动找其他小朋友聊天。
参与集体活动时也尽量躲到后面不会玩耍,很难跟其他小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非常不健康。
3.出现语言、非语言的沟通障碍
宝宝可能会因为说话速度太快,咬字不清,不会说完整的句子,表达不清楚他的诉求、想法,家长听不懂,也不理解宝宝的想法,导致语言沟通的障碍。
同时,宝宝会出现一些非语言的沟通障碍。比如不会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跟别人进行交流,不会用眼神来传达信息、表达感情,眼神会变得比较飘忽。
4.宝宝的性格会变得暴躁、偏执
宝宝因为语言发育比较迟缓,需求得不到有效的表达,得不到有效的满足,会爱哭爱吵,变得非常暴躁,比较任性、偏执、爱发脾气、爱攻击人等等,宝宝性格、行为、心理方面会出现非常大的问题。
因此,一旦发现孩子说话迟缓,不要认为大大就好,应该及时认清孩子目前的现状,从根源上去帮助孩子,解决孩子说话难题。
发布于2020年12月23日 16:36 | 评论数(0) 阅读数(62) 我的文章
孩子只仿说,不会主动表达该怎么办?
这就需要把仿说转化成功能性语言。
1、把仿说转化成提要求语言的训练:尽量选择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孩子想要出门时,故意堵住门,教孩子说“出去”,再让孩子出去;
孩子想要饼干时,要等孩子主动说出“饼干”,再把饼干给孩子。
2、把仿说转化成命名语言的训练:在生活中多多练习,比如带孩子逛超市时,可以拿超市的物品问孩子这是什么,如果孩子不会说,可以用仿说来辅助;
放学在路上也可以教孩子命名周围的事物。
发布于2020年12月21日 15:46 | 评论数(0) 阅读数(259) 我的文章
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早发现早避免!!提高孩子语言能力,这几方面不容忽视
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早发现早避免!!提高孩子语言能力,这几方面不容忽视
我们都知道,现在孩子说话有的开口早有的开口晚,有的一岁就会叫爸爸妈妈,有的到了两岁才会说,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呢?
在排除身体原因之外,例如听力障碍、发音器官异常等,再或者孤独症、智力低下等,那么大多数宝宝不肯讲话或者说不好话的原因:第一是孩子缺乏营养,大脑发育不完善,导致神经元信号传递慢。第二就是家庭因素造成的,比如父母包办过多,没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以下这几方面不容忽视
一.宝宝不说话,父母更要多说。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其实很简单的,带宝宝出去玩,你们在路上看到的每一个东西都可以跟宝宝讲,例如,”这个花真漂亮”“那只小狗真可爱”“有一辆小汽车开过去了”等等。
二.平时多和孩子讲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尤其要注意讲话时语言要简洁,语速要慢,发音要准确。大人讲话时不要说得太快,句子讲述的太复杂,这些都不利于孩子语言环境的发展。
另外还要注意叠词语言的使用,在宝宝牙牙学语阶段,可以用“吃饭饭”“坐车车”这样的“童语”,但是随着宝宝再大一点,两三岁后就要使用正规语言,例如“吃饭“而不是”吃饭饭”。
三.及时回复宝宝,多与宝宝对话。
当宝宝有表达的时候,无论大人在忙什么,都要尽量及时回应宝宝,这不仅是对他的肯定,更是一种鼓励,可以更好地激发宝宝的交流欲望。
亲子阅读,也是要越早越好。精美的图片、有韵律的儿歌、童谣,这些都有利于帮助宝宝建立语言能力的基石。
四.少看电子产品,多进行亲子活动。
如果宝宝过早地接触了电子产品,也会导致亲子交流的时间被侵占,让宝宝失去和父母接触变流的机会,所以不要为了省事而把孩子交给一个“电子保姆”。有研究发现孩子对电子产品越依赖,越容易影响早期语言发育。
五.可以使用手势语言。
手势也是一种语言,只不过属于肢体语言,但是手势的使用也会对宝宝的语言发展有促进作用,尤其是还不说话的宝宝,利用肢体语言可以提前建立表达自我意愿的桥梁。而且手势表达和语言表达不是冲突的,例如宝宝会指着某个玩具的同时说“玩”。
六.补充大脑发育所需营养
在孩子0-3岁发育的黄金阶段给孩子补充充足的营养是最好的。因为宝宝出生后六个月至三岁宝宝的脑神经细胞体还在不断增大,脑神经细胞迅速分裂、增殖,大脑就进入了长质量的时期,组成身体传递信息的神经通道,影响宝宝大脑神经信息的传递功能。
富含多种脑发育所需元素(之中有“脑黄金”之称的DHA,脑磷脂群,ARA(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燕窝酸,牛磺酸,乳清蛋白,以及锌等多种元素,科学配比,补充营养快速更有效。全面促进宝宝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建立完善,成熟,发达的神经网络,对宝宝语言,感知,记忆力,注意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
总之,孩子出现发育迟缓的现象后,及时发现,及时选择正确的方式干预,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相反,一拖再拖更会耽误孩子开口的黄金时间。
发布于2020年12月11日 13:23 | 评论数(0) 阅读数(71) 我的文章
一句“贵人语迟”耽误多少娃,作为妈妈你要知道这些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说他亲戚家的孩子今年都三岁了,还只会叫会爸爸妈妈,家长担心的不行,家里老人都说不要着急,“孩子大大就好了“,“贵人语迟“,这样的说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经常会有人说:“爱因斯坦在3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所以说话晚是好事。”也有的说天才说话都晚,所谓“金口难开,贵人语迟”。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宝宝说话晚,往往是由以下几种情况造成的:
1功能受损
听力有问题或大脑有损伤,导致部分语言能力的丧失。
2.家长的过分溺爱
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好几个家长照顾一个孩子,经常是还未等孩子开口,家长早已心领神会地满足了他的欲望,这样其实是阻碍了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3.遗传
有的孩子说话晚跟父母小的时候不爱说话也是有关系的,如果是智力正常就不用过分担心。
4.缺乏充分的脑营养
据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宝妈妈在孕期补充的叶酸不足或是是孩子出生后没有补充充足的营养会降低孩子3岁以前不说话的概率。脑营养不足,就会影响神经元的发育生长,从而影响神经中枢的链接,建立的神经网络不密集就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行动、情绪等各种信息的传导和表达,从而造成孩子说话晚。
孩子说话晚怎么办?
1.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
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宝宝,因此父母一定要多跟孩子进行交流,积极地引导孩子说话。当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意愿时,父母不要马上替孩子说出来,应该引导孩子学习和使用新词汇。当孩子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父母不要过分勤快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要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力量,从而为孩子使用语言提供正面的体验。
2.保证营养充足
营养不良也会导致孩子说话晚。宝宝的大脑发育复杂且非常快速,因此宝宝需要不断地汲取营养,用各种原料来帮助细胞进一步成熟。
全方位科学、安全、优质,快速、补充宝贝大脑发育所需的“脑黄金”DHA,卵磷脂,还有婴幼儿发育时期所必须的脂肪酸(ARA)、燕窝酸、牛磺酸以及锌等营养元素。
促进大脑全面发育,进一步促进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增值以及分化,增强宝贝记忆力和智力发育,全方位帮助宝贝成长发育,专业解决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
3、测试孩子的语言发展系统
如果发现孩子的语言发展比较迟缓,可以在家里给孩子进行测试。比如,在听觉方面,检查孩子的听力是否有问题;在发音方面,检查孩子的舌系带或者声带等发音器官有没有问题;在语言理解方面,检查孩子对父母、对周围其他人的简单语言能否理解;在表达意愿方面,检查孩子是否会用非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会不会拉着父母去做一件事情,会不会用肢体动作表示反抗等。
一味的听信“贵人语迟“,一味的等待、拖延只会让孩子远远落在起跑线上。孩子说话晚不能说是好事,也不能说一定就是语言障碍或者智力低下,把握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孩子的说话情况及时重视,及时干预,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负责。
发布于2020年11月24日 17:56 | 评论数(0) 阅读数(119) 我的文章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进行改善和训练应有的基本认识
语言是人类传达思想和沟通情感的工具。正常语言的习得需要健康的体质,也需要后天不断的练习。所谓健康的体质指的是跟讲话有关的一些器官及脑神经必须正常。
有些小孩子生下来在智能方面的发展就比其他的小孩子要迟缓,对这类小孩子而言,基本上多多少少都伴随一些身体上的问题,造成他在一些学习方面的能力不佳;例如脑性麻痹、营养不良、自闭症、唇颚裂(俗称兔唇)……等等,这些都会非常严重地影响到小孩子本身语言的发展。
然而就算是一个正常的小孩子,他有一个健全的身体,但是如果在他的后天学习环境里没有提供他一个经常能够练习说话的机会,那么这个小孩子的说话能力可能也是不会好。
可见语言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好与不好,必须同时考虑先天及后天的因素。先天已经过去了,但是如果我们愿意在后天上多做一些努力的话,发展迟缓儿童的语言能力还是可以改善的!
令人担心的是很多家长给人的感觉是「自从我知道我的孩子是发展迟缓之后,我已经尝试过各种不同的努力了,可是他还是好不起来,我看是没希望了。」于是便放弃努力,并认为做父母的只要在有生之年尽力照顾他的吃、喝、拉、睡,至于训练,那是没有用的。于是往往就错过小孩子在脑细胞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时,仍然相当具有可塑性的一个时期,实在令人婉惜。
在三岁以前儿童的可塑性是相当大的,如果想从事语言的训练,最好是从学龄前便开始着手,而且最好是不要拖过十二岁,因为从过去的经验发现一但拖过十二岁,在做语言的矫治时会非常非常地辛苦,效果也会差很多。
对儿童发育迟缓必须适材适性、内部补充大脑所需营养,外部不断训练学习。启智慧能提醒家长发育迟缓最有效的改善方案是内部补充大脑营养素完善脑细胞的发育,建立完善成熟的神经网络,外部做语言训练,让儿童有学习的能力。家长们不应对发展迟缓儿童的学习放弃;应坚持「不放弃」、「不事事代劳」的教养态度,尽力给自己的小孩营造一个随时随地皆在学习的环境。
以下提出十点语言训练的方法与原则供家长们作参考:
(一)语言训练之前应了解儿童的语言状况:
发育迟缓儿童除了语言发展迟缓造成字汇太少、句子不完整之外,通常还会伴随其他的语言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构音问题、声音沙哑、发声困难、口吃……:等困难;唯有在对儿童目前的语言状况做一个了解之后,才能定出语言训练的方案。
(二)最好是安排定时、定点的活动:
在对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时,最好能够定时、定点。训练的时间以每次十分钟至二十分钟为宜,因为太长的时间会造成儿童注意力不易集中的问题。倘若真的无法采取定时、定点的训练时,则可以考虑采用机会教育的方式;机会教育必须掌握一个重点,那就是你运用的题材除了必须符合训练目标之外,还必须是儿童有兴趣,或者能引起他的好奇心。
(三)减少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到最低程度:
有一个观念是家长所必须建立的,亦即在儿童学习的环境中,除了教材与用来诱导他学习的奖励(如糖果、点心)之外,不应摆设其他杂物(如在书桌上摆设玩具、音乐带‧‧‧等等),以避免造成儿童分心。此外,在此我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要提出来与各位家长分享:在鼓励孩子时,精神上的鼓励(如口头赞美、拥抱)会比物质上的鼓励(如奖品、金钱)来得好。
(四)事先设计活动的内容:
就自己孩子的心智年龄,挑选适当的教材(通常采用二至三岁之儿童教材),主要是语言方面与认知方面的教材。良好的辅助教材会使训练的过程变得更活泼、更有兴趣。
(五)以渐进的方式安排小步骤的学习:
每次所定的学习目标不宜太大、且应具体,同时要考虑每个步骤之间的连贯性。进度太快易造成儿童在学习上产生挫折,而发展迟缓儿童的挫折忍受度是比正常儿童来得低的,所以在教导发展迟缓儿童学习时,应采取较小步骤的目标。
(六)指示语要明确、清晰、不说废话,且要前后一致:
在要求孩子做动作或指导他说什么话时,你跟他所讲的话不应太「成人式」,即应避免使用大人的口吻和小孩子沟通,因为大人的话语都是比较复杂的,较不易被儿童理解。使用儿童能够理解的、重点式的话来协助他们做训练会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七)随时随地鼓励发音:
有些儿童在做语言训练时,常会遭遇「语言产生量」太少的问题,于是想从他发出的少数几个音中,对他做纠正或回馈便显得困难。所以不论孩子说得好或不好,家长仍应鼓励他多讲话,如此我们才会有较多的机会帮助他纠正一些不正确的发音。
(八)清楚地告诉孩子他做的是对或是错,错的话再示范给孩子看:
通常我们并不采用直接的方式来纠正儿童错误的表达,例如告诉他说:「这样讲不对,你应该怎样怎样讲才对」,而是直接将正确的发音方式示范给孩子听,他自己会去比较对或错。注意,切莫因为他讲得不好,而你便经常动怒责骂他。否则,很容易造成儿童惧怕学习的心理。
(九)反复练习: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技巧,所以我们要一再强调—反复练习。对中、重度发展迟缓的儿童要能不厌其烦地反复教导。日常生活中一切的人、事、物都是现成的,而且是最好的教材,尽量要求孩子表达他的需要,不论是用语音、声音、表情或手势,甚至沟通板都可以。用鼓励和赞美的态度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信心。
(十)患者的家属应聚集在一起,互相联络、互相支持:
家长不应自怨自艾、或过度自责,也不应有放弃的心态。通常,人在为某一些事情做奋斗时,是极需要他人的鼓励与支持的,才能不断地给自己希望与动力持续下去。家长若能常常聚在一起聊聊天、或交换一些带孩子的心得,不论是对自己心理上的调适或教育孩子均有极大的帮助;家长若能结合在一起,更可为自己的家庭或自己的孩子争取更大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