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记忆力,好方法比花费的时间重要100倍!
提高孩子记忆力,好方法比花费的时间重要100倍!
我有一个小学同学,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本来,他成绩特别优秀,尤其是语文。有一次语文测验,一道背诵的的题目,因为失误写错了一个字。语文老师每次都要求,凡事试卷上出现的错误,一律抄写10遍。第二天,老师上课就点到他的名字,问他为什么落下一个没有抄写?他说那个本来会,是不小心笔误,下次绝对不会。老师很气愤:别人都抄了,你搞什么特殊?不抄是吧,明天抄不够100遍不许来!
结果,想不到这位同学依然一遍也没有抄,坚持自己已经记住了。老师给家长打了电话。他爸爸来到学校,不分青红皂白,打了他一巴掌,拉到教室外面的墙角,拿来个凳子:抄,抄不够100遍今天不许给我回家吃饭!
我清楚的记得他脸上委屈的眼泪,也许这不仅是我印象中难忘的一幕,更是他最刻骨铭心的一天。最后,他完成了100遍的任务。但是从此以后,他的语文成绩一落千丈,其他的科目也开始下滑。
这是很多家长甚至老师教育的误区,也许现在还大量存在着。为了强行让孩子记住一些东西,抄10遍,100遍...或者读10遍,100遍,以为这样就能强行逼孩子记住,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很多时候,孩子不但记不住,反而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学习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记忆对于孩子接受知识非常重要,无论语文还是数学或者其他科目,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到底怎样做,才能达到最好的记忆效果呢?给大家总结了几点,很有帮助哦!
简单重复没用
很多人都认为,重复记忆对提高记忆力是很有效果的。所以,才出现了同一篇课文,让孩子抄写或者读10遍甚至100的现象。但遗憾的是,这样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这是不是就证明,重复记忆就没有用了呢?
科学证明,人的大脑有一个五次记忆法则。具体来说,就是人的短时记忆,5次重复记忆的效果和50次是一样的。也就是剩下的45次其实是在浪费时间。
如果对这个结论有疑问,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来验证。用两种不同方式记同一首诗。第一种,一天的某个固定时间,重复记忆50次。第二种,同一首诗,用10天,每天记5次。同样都是50次的重复记忆,总耗时也差不多。但是最后的结果不用说,大家也应该明白。
这就和平时家长经常碰到某些问题一样,比如孩子前几天明明背的滚瓜烂熟的一篇文章,今天怎么就忘了一大半呢?很简单,忘了。
克服记忆的大敌——遗忘
记忆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有一个著名的规律,以前曾经告诉过大家,叫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下图:
这条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
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会发现,记的东西在一天后,如果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A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B组不予复习。一天后A组保持98%,B组保持56%;一周后A组保持83%,B组保持33%。B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因此,对刚记过的知识,应及时回忆巩固 。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 重复的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也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最忌在记忆过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记过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殆尽,再想起来就等于重新记忆。
家长看到这个规律,一定要教给孩子,并且监督孩子学会运用记忆规律,相信看似枯燥的记忆会变得有趣很多,而且事半功倍。
几个小技巧帮助记忆:
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经常回忆
记忆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有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视听结合
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得多。
多种手段
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都可以增强记忆力。
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科学用脑
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歌德有句话: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记忆。所以,家长千万注意,在孩子已经疲劳或心情不佳的状况下,不要强迫孩子去记忆。硬逼着孩子去背去写,都是很不可取的做法,这样不仅达不到记忆的效果,而且抹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发布于2019年11月27日 09:19 | 评论数(0) 阅读数(82)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啦!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啦!
评论
暂无评论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