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上的笑声》
《操场上的笑声》
-----桐桐作文
妈妈语:这篇作文是桐桐独立完成的,因为那天妈妈不在家,回家后她已经写好了,原以为这是很难写的题目,没想到写出来非常棒,妈妈非常喜欢,虽然老师的批语是“良-”,妈妈却觉得这是她写过的最棒的作文呵。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立马像潮水一般涌进教室,乖乖地坐到了位子上。以前这时候教室里还是吵吵闹闹的,为什么今天却这么安静呢?原来,这一节课是体育课,李老师要带我们玩一会个叫做“打野鸭”的游戏,大家都想去玩。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全班一半的同学当“猎人”,另外一半人当“野鸭”,“猎人”们围成一个圈,把“野鸭”围在圈里,用篮球当“炮弹”,“猎人”用“炮弹”投向“野鸭”,“野鸭”如果被打中,就只能到旁边观战了。
第一轮开始了,先由我们女生当“猎人”,男生当“野鸭”,一开始,“猎人”一无所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好不容易打中几只“野鸭”,我们就欢呼雀跃,后来,李老师出场了,她举起“炮弹”朝着她前面那几只毫无防备的“野鸭”射去,只听“嗵”一声,一只“野鸭”倒地“阵亡”了,“炮弹”又立马反弹回到李老师的手中,她又拿起“炮弹”朝着另外几只“野鸭”扔去,“嗵”!又一只“野鸭”在这“枪声”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猎人们又创下了“顶级凶手”的记录。
第二轮轮到我们女生当“野鸭”了,我匆匆跑向圈内,用可怜的眼神注视着“猎人”们,似乎是在说:“大人,行行好吧,我是只瘦野鸭!”在进行过程中,我很快被打中了,“猎人”们哈哈大笑,说:“哈哈,四个!我们报仇了!”最后,朱沁琪胜利了,她是“野鸭”群中最后的“幸存者”。
我们的笑声被下课铃“终结”了,但我还可以听到缕缕三(三)班的欢笑声在操场上空回荡…….
发布于2016年05月31日 21:30 | 评论数(2) 阅读数(504) 桐桐作品
孩子爱看漫画书怎么办?
孩子爱看漫画书怎么办?
(微课分享文字整理)
注:前天在6-12岁阅读群里分享了关于漫画书的话题,有错过的朋友让我分享一下所讲的内容,下面是我整理的文字版。
大家晚上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就是如何看待孩子爱看漫画书这件事儿,相信很多家长,包括曾经的我,看到孩子迷上漫画书以后,都是一种非常无奈的态度,担心这种“快餐阅读”会影响孩子的阅读能力,转移孩子对文字书的兴趣,甚至让孩子受到低俗的影响。应该说,这样的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孩子只看漫画书,或者所选择的漫画书品位不高,的确让人很难乐观起来。
那么,漫画是不是一无是处呢?其实也不是的,著名阅读专家吉姆.对里斯先生就曾经在经典著作《朗读手册》中专门谈过这个话题,用大量的研究结论及亲身体验为漫画书“平反”,我个人在陪女儿桐桐读漫画书的过程中,也慢慢地发现,漫画书的影响,并不是我们担心的那么恶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漫画书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积极影响的。下面是我结合相关专著的阅读和个人陪读体会形成的一些最新认知:
1、读漫画书也是一种阅读能力训练
吉姆.崔利斯先生在《朗读手册》中谈到一个观点:童年期爱看漫画的人,长大以后往往会变成阅读能力较强的读者。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他还列举了这样一组调查数据:来自32个国家的20余万名儿童参加一项阅读能力评估考试,结果芬兰儿童的阅读分数最高。而芬兰的9岁儿童最普遍的消遣书籍是漫画书,59%的芬兰儿童几乎每天都看一本。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各年级里几乎所有优等生看的漫画书都比成绩差的学生多。
基于这个认知,吉姆.崔利斯先生甚至指出:如果你的孩子阅读能力低,那就让他们看漫画书。如果孩子表现出兴趣,就给他们看更多的漫画书。
对于这一点,我个人也越来越有体会,因为我个人是很讨厌看漫画书的,看的特别少,有一阵子,我偶尔陪桐桐看《幻想数学大战》,竟然发现自己很难看懂,因为漫画书和文字不同,它的跳跃性很强,我非常不善于在漫画之间进行逻辑连接,读的非常吃力。桐桐就没有这个障碍,平时她读漫画书读的比较多,非常习惯这种阅读,不仅看的很快,而且看的很懂。
2、漫画书未必会影响孩子读纯文字书的兴趣
以我的女儿桐桐为例,桐桐是个非常喜欢看漫画书的孩子,如果手头有喜欢的漫画书,她肯定会优先选择漫画书的。我也一度担心这样会影响她阅读文字书的兴趣,但观察下来,还好,虽然喜欢漫画书,但手头没有的时候,她依然会读文字书,甚至很厚的文字书。
3、漫画书未必会影响孩子的写作能力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经常看漫画书的话,写作能力会受到影响,我个人观察下来,这也不是必然的,我的女儿桐桐很喜欢看漫画书,可是她的写作能力却很不错,至少比小时候不看漫画书的我强。
再看一下吉姆.崔利斯先生在《朗读手册》中的讲到的案例。吉姆.崔利斯先生本人小时候拥有的漫画书是全社区最多的,这并没有影响他成为阅读领域的经典著作专家。美国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小时候拥有的漫画书数量也是社区里最多的。
4、漫画书可以带给孩子在绘画创作方面的积极影响
我相信经常看我的微博的朋友已经看过我这个观点,这也是我从女儿桐桐身上观察到的。我的女儿桐桐从小就喜欢画画,但除了在幼儿园和社区学校学过一点外,并没有参加专业的绘画培训班,但这并没有妨碍她对绘画的兴趣,她尤其喜欢画漫画,平时有什么情绪或者遇到什么新鲜事,或者经历了什么好玩的体验,都喜欢在纸上画出来,有时候还给自己的漫画配上文字,形成非常棒的图文日记,这些漫画的画风,我个人观察下来,就很受漫画书的影响。可以说,漫画书就是她的绘画学校。
刚才谈的是我个人对于漫画书的最新认知,经常追踪我微博的朋友可以看出来,现在的认知比之前积极了很多,但这并不是说,我主张孩子对漫画书来者不拒。由于当前的漫画书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家长的适当把关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孩子已经从同伴或其他渠道那里接触到了低俗的漫画书,也没有必要大呼小叫地去阻止他阅读,越阻止他越好奇。如果担心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可以用更高品位的书去影响她,孩子看的多了,自然就比较出什么是好书的。说道这里,再分享一个小插曲。著名绘本插画家科奇保罗先生来上海的时候,我曾经对他有一个访谈,他自己就讲到,小时候的她非常喜欢漫画书,这正是她的母亲十分反对的,但并没有因此制止他去看,而是提供了更多的好书去影响他,他看着看着就不知不觉地放弃了漫画书。
至于还有一些朋友希望尽快引导痴迷漫画的孩子更快地将兴趣拓展到更广泛的形式和题材上去,可以参考我写过的一篇文章,因为时间关系我没精力仔细讲了。
最后,回答大家留言中提到的问题。(选编)
一、漫画书推荐。
有朋友让我推荐漫画书,女儿桐桐看过的漫画书中,我印象比较不错的是这么几套。
1、“三毛流浪记”系列(4本)
2、《丁丁历险记》系列(22本)
3、父与子全集
4、《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百问百答》系列(8本)
5、《幻想数学大战》(20本)
6、《冒险岛数学奇遇记》(35本)
7、《我的第一本历史探险漫画书:寻宝记》系列(20本)
8、《新时期少年科普知识动漫百科全书》系列(10本)
二、《丁丁历险记》等漫画书里有些“天打雷劈”之类的暴力语言怎么办?
个人觉得,孩子的成长环境,最好不要强求纯粹,孩子即使不看漫画书,出门或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也可能会接触各种不良的影响,比如说脏话、随地吐痰的习惯等,完全帮她屏蔽掉是不可能的,而且,未必孩子看到了听到了就一定会学着做,做家长的,最好不要预设这些负面的结果,否则,我们的心思聚焦什么,孩子越容易在哪方面出问题。但可以通过正面的示范,是非判断的引导进行防范。
三、怎样过渡到纯文字的阅读?
不要急,图画不能满足孩子的心理发展需求了,孩子会自然转向纯文字书的,孩子的发展节奏不是跟着家长的期待走的,学会等待很重要。如果想引导的话,可以先给孩子看一些比较薄的带有很多彩图、故事幽默好玩的拼音或排版比较舒服的读物,并逐步减少插图的量。有朋友让我推荐桥梁书,国外引进的我觉得新蕾国际大奖小说还不错,分年级的。国内的郑渊洁、孙幼军先生的拼音读物桐桐看的比较多。
发布于2016年05月13日 06:35 | 评论数(3) 阅读数(2373) 早期阅读那些事儿
1   页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