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成年,就别动辄拿原生家庭来说事儿,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吧
前两天,一位不是特别熟悉的朋友给我吐槽,诉说自己近些年的各种不顺利,悲悲惨惨戚戚,仿佛受到了这个世界的遗弃;生生惹出我同情的两眼泪花。
过了一会儿,又一个熟悉她的朋友突然给我私信,问我那个朋友是不是与我联系了?然后反复叮嘱我,千万不要借钱给她,最好也不要与其多交往,她属于比较“丧”的朋友。
“丧”?
我有些好奇。
熟悉她的朋友给我解释道:这个女孩子和交往了8年的男朋友志不同道不合而分手,跑到男方父母家里,把老两口的家砸的一塌糊涂;
自己在工作上因为态度敷衍,质量一塌糊涂,作为财务人员,算错个数,输错个小数点,竟是常有的事情,老板无奈扣了她工资,结果她却和老板较劲儿,把老板告到了仲裁委;
没有工作后,回到自己家里,天天和父母吵架,整个小区都能听到她歇斯底里的吼叫声;不是责怪父母没有给她好的生活,就是谩骂家庭对她的事业生活都无助力……
现在曾经的朋友都知道了她的为人,疏远了她,她就开始各种联系过去曾有几面之缘的人,要么借钱,要么倾诉;要么求助。
朋友圈就这么大,上当的人多了,大家也就渐渐都开始有所提防。
我想起她给我说的话。
她说,看过我一篇关于“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的文章,深有感触,产生共鸣。原生家庭对她自己的影响之大,让她越来越变得懦弱、无助、悲观以及绝望……
还讲了一些关于她年少之时,父母总是发生争执、还偶有家庭暴力;自己一旦做的不好、考试不好,除了会遭受父母口不择言的谩骂,还经常会受到“男女双打”的待遇;家里也总是一塌糊涂,哪儿哪儿都乱糟糟的,父母不知道天天忙碌的什么,都不着家,让她一个小女孩孤苦伶仃的守在家里,饥一顿饱一顿……
如今,她自己深受原生家庭之害,无法正常和陌生人交往,内心总是会出现父母对她的指责,说她各种的不好,让她自卑极了;而且,还总是担心陌生人会伤害她;也不想和朋友们联络,因为朋友们都已经成家立业,小日子过得很幸福美满,而自己却依旧糟糕至极……
就是现在,父母还天天责备她,督促她赶紧结婚,仿佛迫不及待要把她从家里赶出去一样。
想来也是,最近“原生家庭”这个词语,越来越走入人心。
很多人都会从自己或者亲朋好友的身上,寻找到当年各自父辈母辈的模样,然后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原生家庭的缘故啊!
自己的生活不幸福,怪罪到原生家庭里自己的父母多有争执;
自己的事业不顺利,怪罪到原生家庭中自己的父辈不努力;
自己的习惯不好,怪罪到原生家庭上自己没有受到合理的教育……
有没有搞错?自己都没有错,全是父母的错!全是原生家庭的错?!
好吧!
父母争执了一辈子,如今依旧生活在相互埋怨中,你给我添添衣,我给你煮煮饭,没有海誓山盟却相携到老;
父母不努力,一辈子没有挣到大钱,让你成为“富二代”,却依旧把你从小拉扯到大,供你读书,让你成人,看你立业,甚至帮你成家;
父母没有养成好习惯,不懂得垃圾分类、不会打磨家具整理房间,但父母对你的好,盼你出人头地,望你一马平川的心,从未改变过!
……
其实,相由心生!
每个人的不幸福,都写在脸上;而你的脸,就是你内心的真实写照。就像我们常说的,幼小的时候,相貌是父母给的;成人之后,一切都要靠自己来改变。
别动辄就拿“原生家庭”来说事儿,把原生家庭作为自己不幸生活的“原罪”。这对于父母、对自己来讲,都是不公允的!
诚然,每个幸福的童年,都会带给自己美好的回忆以及一生的影响;而每个不幸的童年,也都会带给自己无从言语的伤痕以及终生的影响。
但是,并非每个拥有不幸童年的人,都一直沉浸在不幸中。与其原地不动,怨天尤人,还不如努努力,让自己走出去,才是正确的选择。
我们无法选择原生家庭,就像无从选择自己的出生是一样的,但是我们随着时间的增长,可以学会逐渐对自己负责任,让自己幸福。不是吗?
若原生家庭“有错”,成年后的自己,要学会放下,看淡;因为无论怎样,你都无法重新活一回!
而且,对于原生家庭、不幸童年所带来的伤痛,就像我们的陈年旧疾,风和日丽的时候可能不留痕迹,但是一旦阴云密布,可能就会隐隐作痛,或者痛彻心扉。
那么这个时候,最好选择无视、忽略或者干脆战胜它,而不是任由这段伤痛反噬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让自己拥有幸福的权利啊!同时,即便是童年不幸的你,还有拥有翻盘的机会,就是努力让自己变成“优秀的原生家庭”的缔造者,给自己的下一代留下美好的回忆!
若一直沉浸在痛苦的过去,悲哀的原生家庭中,那才是真的可悲、可叹啊!
发布于2020年10月09日 16:52 | 评论数(6) 阅读数(2185)
此文已被博客管理员"李家熙熙"推荐到博客首页今日热文,奖励30分
评论
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一直沉浸在痛苦的过去,
是抑郁了,爬不出来了,不光是他和她自己的错!
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幸运,都坚强,
同情可悲的人,而不是指指点点!
纠错:还会有书来救你。
非常赞同本文观点。同一个家庭,几个孩子长大成人,有的情况很不一样。有的是弟弟硕士毕业,姐姐却只上到初中。有的是哥哥都大学教授了,弟弟妹妹却是初中程度,有的仅是初一水平。每人的路,在自己走。遇到好父母,是你的幸运。假如爸妈不给力,希望你能遇到好的老师,那怕遇到一个。如果真的没遇上,还会有那有书能救你。不喜欢读书的话,只好自求多福。上天很公平。对于每个人来说,机遇几乎都有。头脑有准备,就能抓得住。
同意你的观点。同样的家庭,养出的孩子不尽相同,说明关键还是在自己。
说的太对了,多想想父母的好,少一些抱怨
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