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个假期,孩子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变了形?视力受伤很难逆转哦
带小宝去儿童游乐场。
还没有疯狂地玩上一会儿,小宝就闹着要吃东西。在乌泱乌泱的游乐场配套的小餐厅好不容易排到位置之后,我优哉游哉地吃着东西,小宝却一边吃一边东张西望。
忽然,他指着距离我们三张台左右的一位老人,问我:“妈妈,你看她像不像我好朋友的姥姥?”
我吃力的又是瞪眼睛、又是眯眼睛,近视眼就是近视眼,没有了眼镜在手,远看近看都是模模糊糊的一团。所以,我反问小宝:“是有些像,可是,是姥姥吗?”
小宝又看了一会儿,迟疑地说:“应该不是吧!哪有这么巧!”
我郑重地点点头:“对,就不是!”
还没有等我话音落下,老人已经惊喜地喊着小宝的名字打招呼了!
呃,就是小宝好朋友的姥姥。拉着小宝走进,我很是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近视的人,不戴眼镜什么都看不清楚啊!”
老人笑了笑:“可不是吗?这几天我家小孙女也开始做视力纠正了!”
啊?!
小宝愉快地和正好跑过来的小朋友拉着手,跑作一团,只不过小姑娘果然架了一副眼镜,还有些不习惯,总是忍不住想要用手推一推的感觉。
我和老人家紧紧地跟在后面,老人还不忘一直念叨:“从小就说要好好保护眼睛的,这下可好,她姐姐是个近视眼,妹妹也是近视眼!爸爸妈妈也都戴眼镜,全家都戴了眼镜!”
听着老人的责备之言,我只好尴尬地陪着笑:“是的啊,近视是可以遗传的。所以有时候真的算是不可控因素。”
老人却说:“要是遗传,我也不说什么了!就是这个假期,爸爸妈妈天天带着孩子窝在家里,孩子看过电视玩手机,眼睛都闲不住,怎么会不近视?”
我嘻嘻哈哈打着圆场:“是啊是啊,其实她爸爸妈妈也是好不容易休息这几天,总是想要放松一下啊!”
老人叹口气:“我就不知道年轻人怎么这么懒!但凡我在家,就是带着孩子出去玩,让她多跑跑,见见大自然,看看绿色,对眼睛总是好的!”
【近视真的会遗传吗?】
很多的家庭似乎都有这样的情况:但凡是父母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子女多是跟着要戴眼镜的,同样的近视。
因此,很多人认为,近视是遗传的。
其实,遗传的并不是近视这个症状,而是基因。近视是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的基因中携带近视基因,那么这种基因就有可能会遗传给子女。而子女因为携带了这种基因,但凡遇到后天环境、个人习惯等的刺激,就很有可能演变成为近视。
同样的道理,如果子女有非常好的个人用眼习惯,并且非常注意视力保护问题,那么即便是携带了近视基因,也不一定就会近视。
【近视能治愈吗?】
但凡在孩子的学校门口附近,一定会有各种所谓的“视力矫正”机构,似乎可以带给近视的孩子以“希望”:告别眼镜、告别朦胧的世界。
可是,近视真的能够治愈吗?
说实话,孩子的“近视”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情况,矫正视力,多是帮助孩子不要再加深近视的度数,而非“根治”。
为此,卫健委、网信办等6部门曾联合发文: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不得违反中医药法规定欺骗消费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儿童视力正常值】
想要告别近视,家长就一定要知道孩子视力的正常值,可以提前预防,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是:0.5;
6岁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是:0.7;
儿童的视力在7岁以后才能够真正到达1.0。
因此,家长要清楚孩子视力的正常值,不能用1.0的视力值来要求7岁以下的孩子,并盲目认为孩子是不是弱视或盲目纠正。
【科学用眼的方法】
1、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不要在光线强烈的地方看书,不要在床上躺着看书,不要在晃动的地铁、公交上看书。
2、保持正确距离:
人与电视的距离保持在3米左右;电脑屏幕距离眼睛的距离应该在50厘米以上。
3、确定最适合的光源:
台灯距离桌面35厘米左右;书写时,灯光从左上方射入最佳。
4、最佳时间把控:
看书、写字不要连续超过40分钟;看电视玩平板不要超过30分钟。
5、科学用眼的秘诀:
运动。
科学研究表明:户外运动是近视眼防控的有效措施。从孩子幼儿园开始,每天2小时或每周10小时的户外运动会大大降低近视眼发生的几率。
6、最有助益的饮食习惯:
补充维生素A是关键。
在饮食上,多食用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牛奶、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来补充维生素A以及蛋白质,为宝宝的视力助力。
近视一旦发生,不可逆转。如果你不曾有过这种经历,你不会明白看什么都模糊和重影的感觉。
前段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看《疯狂原始人2》的时候,里面有一种很是萌宠的动物:狼蛛,是由三双眼睛的狼头和蜘蛛身组合而成的。看到这个狼蛛时,孩子们嚷嚷着眼睛有些晕,而我恰好在未戴眼镜的状态下观看,当时真是感觉舒服极了。
是的,这就是近视的感觉,习惯但是处处不自然。只有戴上眼镜之后的清晰,才是近视者最为珍视的画面啊!
发布于2021年02月22日 18:21 | 评论数(0) 阅读数(47)
评论
暂无评论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