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伤痛带来教育根基问题的思考
4月20日早上8点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中距离雅安市约35公里,距离成都市约110公里。据央视报道,截至21日10时,地震共造成180人遇难11227人受伤。
截至21日零时,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共记录到余震846次,其中3.0级以上余震57次,包括5.0—5.9级2次,4.0—4.9级14次,3.0—3.9级41次。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1 日凌晨4点53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和邛崃市交界处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21日6点27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附近发生3.2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他们都是最普通的中国百姓,在这个本该晴朗的日子有着各自周末计划。当突如其来的灾难撕破了宁静的早晨,当生死之途命悬一线,平凡的他们表现出了惊人的爱心、勇气与坚强。
我们一齐来看看以下这几条相关新闻:【灾难刹那的母爱】49岁的邹汉君静静地躺在芦山县人民医院后面的草坪上。她的遗体被挖出来时,邻居们在她怀里看到了她7岁的儿子杨福珍,小男孩奇迹般地没受任何伤。
【母爱能抵千斤顶】地震发生时,年轻小伙子被埋在预制板下,本已逃出险情的母亲冒着余震危险又去救儿子。母亲使出全部力气,独自将上百斤的预制板挪开,救出儿子。
【手术室外儿子抱父亲等待1个小时】在地震灾区,芦山县医院的“帐篷手术室”门口,一个青年男子抱着年老的父亲等待手术。因为没座位,儿子足足抱了他一小时。记者问:“你累不累?”儿子说,“不累!”
还有19岁儿子用手刨出母亲、这个孩子叫“震生”、小卖店塌了,矿泉水分给乡亲,以及微笑女孩、婚纱主播等等相关的新闻我们欣慰地看到,在大灾难前,人性在生死存亡那一刹那,
这群普通的老百姓选择了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着自己的至亲,付出了极大的爱心。似乎近期所发生的复旦研究生遭投毒案、层出不穷的千里浮猪,还有万里禽流感等阴霾慢慢飘散。
上周的复旦研究生遭投毒案,对于这起案件,舆论有两种解读,一是这只是“个案”,不必做过多的“联想”;二是这折射出“中国教育的失败”,因为个案不止一次发生,类似的案件就有多年前的马加爵事件、清华女生被投毒事件等等。
更有网友在网上发帖调侃:“在此,感谢我大学同宿舍的兄弟们,我能活到现在都是你们手下留情”。看到这些,不禁令我们联想到,千万不要以为,死的都是别人,受害的都是别人,谁都不能保证,下一个不是自己,
《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果我们没有正念,不能造福于此社会,灾难随时都会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
大部分人把目光放在事情发生之后,怎样救援、捐助,却好像没有人关注怎样预防。事实上,大部分农村的老房子,因为房子的基础不牢,很多不结实,大部分都是危楼,如果遇到五级以上的地震,肯定也大面积倒塌。
但很多农村里人根本意识不到,因为他们在这居住了几十年,没有人告诉他们,让他们提高防范意识。
我们发现外国的地震,死的人极少,倒的房极少。可想而知他们在建筑上人家是下了功夫。而中国人在任何地方,都投机取巧。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以及大学办学的行政化,是功利教育的根源所在。
在我国教育中,主要是知识教育,其他的人格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都被忽视。从这种教育体系走出的学生,会在人格、身心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养育一个孩子,就像盖一幢房子,同样在人生的教育方面,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稳固的基础,来抵御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地震”。没有地基的房子,如飘摇的人生,经不起风浪。
那什么是孩子的坚实基础呢?教育,多少高人层出不穷地研究出各种理论;教育,放眼社会林林总总的方法,我们的心要放在哪里?我们的眼,要看在哪里?我们真的清楚吗?
《易经》中指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易经》第三卦讲得非常清楚,要培养大结构的人才,只有一条路,“君子以经纶”,而且指明,“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小时候学习,并不是小时候应用,只管把这个世界最高级的东西学习好,长大就有建侯之功,这就是教育的战略学,是教育的大方向。
那么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易经》同样有明确的说明,是蒙以养正,《蒙卦第四》讲得非常清楚。
汶川大地震后,有专家说四川百年都不会再有强大地震,但时隔五年,现在雅安的地震验证这种错误的说法!
一个错误的引导,五年时间就破灭了。同样的,在教育上,有很多专家,有的专家提出各种各样的理论,有的说: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典籍求,提倡的四书。
我们只有回到原点,寻找中华文化的大米,才有可能重塑中国文化的精神。
庆幸自己能寻找到中华文化的大米,能学习到真正的经典文化。
发布于2013年04月22日 13:10 | 评论数(0) 阅读数(321)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啦!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啦!
评论
暂无评论发表评论 登录